思想者会透过习惯性的复制和复诵而形成思想。
习惯不就是一种不假思索的状态吗?
但觉知能创造出秩序,它并不会制作习惯。
既定的倾向只会带来不假思索的习惯。人为什么会不假思索?
因为深入的思考是一件痛苦的事情,它会带来干扰,造成异议,与既定的模式形成对立。
仔细地探索、无拣择的觉察会令我们进入深沉的未知领域,而心会抗拒这未知的状态;它会不断的从已知进入未知,从某个习性进入另一个习性,从某种模式进入另一种模式,这样的心无法放弃已知去探索未知。
因为意识到思想所带来的痛苦,所以思想者才会借用模式和惯性模式来避免思考;因为害怕思考,所以制造出了不假思索的习惯。
思想者的制造活动都是从恐惧出发的,当他认出这一点时,就会想去改变自己所造作出来的一切。
思想者很怕自己造作出来的东西,但造作的活动与造作者根本是同一个东西,因此,思想者怕的就是自己。
他即无明与痛苦的根源。思想者也许会把自己划分成各种类别的思想,但思想与思想者本是同一回事。
思想者以及想要变得更好的欲望便是冲突与困惑的根源。
(本文选自克里希那穆提《生命之书》,胡因梦译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博嘉成心理咨询中心 联系人:倪栎雯 18510380459(同微信)